由于電子元件固定在各種電路板上時,其引腳之間的距離和形狀對于不同電器、電路和電路板的要求不同,電子元件的供應商只提供統一的型號和形狀,因此元件的用戶在插入電路板之前根據具體情況對電子元件的引腳進行加工。一般這種情況下,是采用一些簡單的成型工藝夾具,由手工一只一只成型,然后我們再用切腳工具就是一只一只切腳,因而,工效低,費時,電子元器件成型切腳機應運而生。
電子元件自動成型切割機是一種能連續快速成型并切割大量電子元件引腳的設備。電子元器件成型切腳機的結構是怎樣?工作流程是怎樣?下面我們來了解了解一下。
電子元器件成型切腳機其特征在于具有一滑槽,在滑槽末端具有與滑槽相垂直的對稱的夾緊及沖壓機構,在該機構下,具有一切斷機構,所述夾緊及沖壓機構由夾塊、沖頭、彈簧及氣缸(或者液缸)組成,沖頭與缸的活塞相連,夾塊通過其凹槽與沖頭上小于凹槽寬度的凸起相連,彈簧位于夾塊與沖頭的端面之間,所述切斷機構由切腳刃和氣缸(或者液缸)組成,切腳刃與缸的活塞相連,切腳刃的刃口緊貼于位于它上面的沖頭的下平面,所述沖頭、夾塊和切腳刃均被限制在位于它們兩側的導軌板內;在所述對稱的夾緊及沖壓機構的之間的上、下方具有對射式光電感測器。
將被加工元件通過振動裝置送入滑槽,元件在重力作用下下滑,并推擠前面的元件,待元件掛滿滑槽后,前面的元件已進入左夾塊與右夾塊之間所成的空位之中,光電感測器測知元件到位,電路使缸A活塞伸出,右沖頭帶動被彈簧壓緊的右夾塊左移,與同樣被彈簧壓緊的左夾塊將元件夾緊,隨著右沖頭的繼續前進,兩邊的彈簧進一步被壓縮,使得已將元件夾緊的左、右夾塊共同左移,關閉了滑槽通道,而右沖頭逐漸與左沖頭嚙合,共同將元件腳成型;缸B工作,推動切腳刃貼右沖頭下平面左移將元件腳多余部分切掉,然后退回;缸C活塞(初始狀態為伸出)帶動左沖頭及其上左夾塊退回,使左、右夾塊在彈簧恢復后,其間還有足夠的間隙,讓元件落下。為了保證部件下落,可在溜槽一側左右夾緊塊形成的間隙上方設置上下移動的進給機構,氣缸D通過將活塞向下連接到下料塊而形成。C缸活塞退回到左右夾緊塊形成足夠大的間隙后,D缸活塞伸出,撥料塊推下零件后退回。接著,缸C活塞可以伸出,左、右夾塊貼緊;缸A活塞進行退回,左、右夾塊右移后分開成正對著滑槽連接通道的原始社會位置,元件出現下滑至兩夾塊之間,下一個發展循環經濟開始。